最新訊息
課程
精選商品
師資陣容
會員中心
0
首頁
推薦閱讀
藝術
社會人文
哲學
王咏琳|如果當代藝術是個黑洞,攝影創作是否有從中逃逸的可能?
【論台灣當代攝影】系列六
原文出自 新活水
數量
(摘錄)為什麼台灣當代藝術要處理被視為是「攝影內部」的問題?並不是當代藝術將攝影視為自己的一支,而是所有媒材所面臨的當代挑戰,皆是這個時代理應要梳理與紀錄的任務。
無論當代一詞是指稱混沌時代的產物,或是作為歷史上一個因應過往的策略,它自身像是一個重力場意外地把周遭經過的所有物質都吸入,它對媒材的特殊性沒有保護,甚至剝除發展脈絡,在這樣的擴充中,失去的可能比獲得的更多。
作為一個藝術評論工作者,我認為這還是有選擇的,整個當代藝術社群對於特別是在史學的書寫上,甚至對於攝影家檔案建立的重視與投入,其實已經說明了在這個無所不納的黑洞之中,現在的藝術書寫社群對於攝影所具有的純粹性有著高度尊崇,不過,也許這個對於純粹性的追求僅僅是一個想像。
出自:新活水
https://reurl.cc/q868xq
關聯產品
【論台灣當代攝影】系列一
原文出自 新活水
查看
王咏琳|似如一片荒原的台灣當代攝影
立即購買!
【論台灣當代攝影】系列二
原文出自 新活水
查看
汪正翔|躊躇在荒原之中:回應〈似如一片荒原的台灣當代攝影〉
立即購買!
【論台灣當代攝影】系列三
原文出自 ARTALKS
查看
王聖閎|從攝影實踐的擴充到學院困境:也談《新活水》上的攝影論爭(上篇)
立即購買!
【論台灣當代攝影】系列五
原文出自 報導者
查看
沈柏逸|荒原後的不斷追問
立即購買!
商品已
加入購物車
王咏琳|如果當代藝術是個黑洞,攝影創作是否有從中逃逸的可能?
【論台灣當代攝影】系列六
原文出自 新活水
繼續購物
前往結帳
讀書不是為了雄辯和駁斥 也不是為了輕信和盲從
而是為了思考和權衡
--培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