時代的縮影:黃永松的攝影思想與風格 | 視角ViewFinder

推薦閱讀
推薦閱讀
時代的縮影:黃永松的攝影思想與風格  |推薦閱讀|影像

時代的縮影:黃永松的攝影思想與風格


文/圖:梁家瑋




2024年3月4日,台灣攝影師黃永松過世。若談到台灣代表性的攝影師,大部分的人,可能不太會想到黃永松的名字,但他的影像思想與風格,卻是當時時代的一個縮影。


黃永松自小對繪畫有興趣,後來就讀成功高中、國立藝專(今台藝大)美術科雕塑組,之後再踏入電影業。1970年,從美國回來的吳美雲想要辦雜誌,於是找上了黃永松,1971年,英文版漢聲雜誌《ECHO》創刊,ECHO的攝影、版面編排與封面設計等,全都由黃永松一手包辦。

ECHO雜誌的創辦意圖,是以影像向國際展示台灣,有系統的向外國讀者介紹台灣為主的中華文化、宗教信仰以及風俗民情。

雖報導對象是鄉土文化、民藝風俗,但黃永松在影像風格和版面編排上採用了前衛、現代的手法。他融合自己的美術基底和電影經驗,使雜誌的美術設計呈現出多樣的欣賞效果,類似電影的剪接和特寫。例如,1973年2月的太極拳篇中,他以動與靜的對比、連續動作的重複拍攝,將影像表現得淋漓盡致。


在1970年代,鄉土與民俗主題成為攝影師們爭相追求的對象。然而,ECHO團隊在記錄庶民生活、廟會活動等方面與其他攝影師有所不同。他們以貼近人民生活的角度取材,並專注於挖掘被忽略的文化儀式與技藝,進行深入的取景和跟拍。

如為製作ECHO1974年4月號的〈大甲媽祖進香遶境〉專題,黃永松與同伴花費了三年的時間。每年跟隨進香團往返九天八夜的路程,白天與信徒一同行走,共同忍受日曬與飢餓,晚上則與當地居民一起戴著塑膠雨衣、打地鋪。

「攝影者必須親身參與和報導對象共同生活、起居,才能把握真實而動人的情感」,黃永松是這麼說的。


到了1978年,中文版漢聲雜誌出版,其目標讀者與方向有了轉變。英文版主要是向外國人介紹中華民間文化,但到了中文版,漢聲更強調記錄、文獻式的攝影,希望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基因庫。

黃永松將民間文化整理規劃為五種、十類、五十六項。他在受訪時表示,希望依此體系精準紀錄報導即將消失的傳統民間文化內容,為後代子孫整理豐厚的民間文化品種基因,建立一座屬於中國人,也屬於全世界人類的寶庫。

為了有效進行記錄,黃永松建立了四法十六則的「觀察工藝法則」(簡稱考工法則),以體、用、造、化四個面向針對每個主題進行仔細的考察與調研,並從各種角度出發,讓讀者全面了解每一文化的豐富內涵。


如〈惠山泥人〉的專題內容,就完整展現此「考工法則」下的攝影。當時漢聲邀請無錫泥塑、彩繪兩位傳統藝師互相配合,三個攝影師、十一天,最後整理出三千道工序,從歷史到人物、作品、工藝作法等的詳實報導。

前國美館館長林志明指出,《惠山泥人》專題的目標是深入分析老師傅的手勢,透過一個動作一個動作的切割拍攝,打破傳統紀實或報導攝影中強調旁觀者中立性的風格。這種拍攝手法同樣應用在物件上,形成一種圖錄式的風格。

若以當代眼光來看,黃永松的攝影可能並不是什麼新奇的東西。他所強調的「讓外國人看到台灣為主的中華文化」以及「建議中國傳統文化基因庫」,在台灣主體性崛起的21世紀,也可能有些不合時宜。然而,我們仍須回到當時的時空脈絡,他的攝影恰恰呈現當時的時代氛圍,透過他的攝影作品及風格,我們能夠窺見當時的世代情感與思維,理解當時台灣社會的認同與文化脈絡。


參考資料:

生活美學館,《黃永松與漢聲雜誌》(台北:時廣,2003)

行人文化實驗室,《咆哮誌:突破時代的雜誌》(台北:時廣,2014)

林志明,《複多與張力:論攝影史與攝影肖像》(台北:田園城市,2013)

廖玉琦,〈72巷《漢聲》走出民藝大道-在文化的羽翼上,攝影可以更寬廣〉,《台灣攝影師 黃永松》(台中:台灣美術館,2023)

關琇惠,〈文化之路上的前衛開拓-談黃永松與《漢聲》雜誌的報導攝影及民俗實踐〉,《台灣攝影師 黃永松》(台中:台灣美術館,2023)

    


關聯產品

  • 拍攝蘭嶼的兩種視角:潘小俠與關曉榮
    文/圖:梁家瑋

    拍攝蘭嶼的兩種視角:潘小俠與關曉榮

  • 潘小俠如何捕捉到性交易場所的真實畫面?
    文/圖:梁家瑋

    潘小俠如何捕捉到性交易場所的真實畫面?

商品已加入購物車

Faded Short Sleeve T-shirts

時代的縮影:黃永松的攝影思想與風格

文/圖:梁家瑋

讀書不是為了雄辯和駁斥   也不是為了輕信和盲從
而是為了思考和權衡
--培根